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开展脑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
中国报道讯(司巧彤 通讯员董瑞剑)近日,淄博市中心医院东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淄博市首例良性颅高压综合征——脑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头痛、颅内高压得到了有效缓解,并于顺利出院。
以往的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大多是脑动脉高度狭窄性病变的一种治疗方式。脑静脉性疾病相对发病率低,临床重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造成病人长期慢性头痛、视力损害,甚至严重者失明的风险。此类手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淄博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减少了病人转往上级医院的诊疗波折,给患者提供了家门口就医的便利条件。
患者青年女性,24岁,未婚,就诊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既往因痤疮服用“异维A酸、螺内酯”超过3个月,6月2日左右出现头痛、呕吐,当地就医检查发现心脏卵圆孔未闭,遂6月5日行卵圆孔封堵术,术后头痛减轻,办理出院。
6月12日,患者头痛再次加重,并伴有视物重影、视物模糊,经过外院神经内科复诊及市中心医院眼科检查,提示眼底视盘水肿明显。因封堵术后无法行核磁检查,建议行头颈部CTV检查,遂辗转入科室病房。
入院当日行第一次腰穿,压力>330mmH2O,证实了颅内高压。经科室讨论、董瑞剑副主任医师详细沟通病情后,于6月19日行第1次脑血管造影+脑静脉窦测压,结果提示双侧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窄,压力梯度巨大(右35mmHg、左41mmHg),告知病情后,患者及母亲选择暂时药物保守治疗后观察。
一周后(6月24日)第2次腰穿提示压力仍>330mmH2O,视盘水肿无缓解,经详细说明治疗方案,拟6月26日行第2次脑血管造影+测压+静脉窦支架置入术,但术中再次测压提示压力梯度明显下降至7mmHg,不到8mmHg的支架置入标准,遂结束手术。
出乎意料的是,患者术后出现典型低颅压头痛,站立后头痛明显,于6月27日第3次腰穿证实压力为50mmH2O。遂停用脱水药,予以补液治疗,低颅压头痛症状渐缓解,病人于7月3日出院。
患者出院1周后(7月11日)门诊复诊,低颅压头痛不明显,眼底视盘仍水肿,嘱继续随诊。
3周后门诊复诊,诉头痛再发,眼底视盘水肿(7月25日)较前加重。遂于8月3日第二次入院,完善术前第4次腰穿,证实压力再次>330mmH2O,决定行静脉窦支架手术。
8月7日董瑞剑副主任医师、马丽丽主治医师在全麻下为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测压+静脉窦支架术,术前测压提示压力梯度14mmHg,术中顺利置入自膨支架,即刻压力梯度降至3mmHg。
术后恢复良好,3天后行第5次腰穿提示压力降至正常范围,头痛、视物重影缓解,次日顺利出院。
医生提示
脑静脉窦疾病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头痛、呕吐、复视、癫痫发作、视力损害、意识障碍等,病因可由感染、血栓、肿瘤、免疫因素、静脉窦狭窄、药物因素等引起,该类患者早期常常就诊急诊科、眼科、神经科、妇科、肿瘤科等,故需引起临床重视。而慢性病程的良性颅高压综合征多与静脉窦狭窄、外源性压迫、药源性不良反应有关,药物因素包括抗生素类如磺胺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氟喹诺酮类、锂剂、皮质类固醇、抗痤疮类药物如异维A酸胶囊等等。
良性颅高压综合征结局并非“良性”,颅内压无法缓解者,最终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视力受损、严重者失明的永久性致残风险。该病例旨在提高临床相关科室及广大患者对该类疾病的充分认识,使患者尽早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